问题 | 竞业限制纠纷诉讼时效多久(竞业限制补偿金仲裁时效是多久?) |
释义 | 竞业限制协议约定中,用人单位未按时支付经济补偿属于违约行为。对此类劳动争议案件,仲裁时效应从经济补偿支付日的次日开始计算1年。与拖欠劳动报酬不同,经济补偿与劳动行为无关,劳动关系已解除,仲裁时效应适用民事诉讼时效规定。因此,未按约支付经济补偿的用人单位,仲裁时效应从竞业限制协议约定的支付日的次日开始计算1年。 法律分析 用人单位违反竞业限制协议约定的情形主要就是未依照协议约定的时间和金额支付经济补偿。对于用人单位出现此种违约行为的劳动争议案件,仲裁时效应当从竞业限制协议约定的用人单位给付经济补偿日的次日开始往后计算1年。如果经济补偿是约定按月给付的话,仲裁时效应当分段计算。实践中,有一种意见认为,对于用人单位未依照约定支付经济补偿案件仲裁时效的起算时间应当参照用人单位拖欠劳动报酬案件仲裁时效的起算时间,除用人单位明确拒绝支付外,仲裁时效的起算时间应当自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起往后计算1年。但我们认为,劳动报酬与经济补偿的性质不同,经济补偿与劳动者的劳动行为无关,而且此时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已经解除或终止,从法律上已不能再适用劳动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中关于仲裁时效的规定,而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时效的规定,一旦用人单位未依约给付经济补偿的,仲裁时效的起算时间就应当从竞业限制协议约定的给付之日的次日开始往后计算1年。 拓展延伸 竞业限制纠纷的法律规定和诉讼时效 竞业限制纠纷的法律规定和诉讼时效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而有所不同。在大多数地区,竞业限制纠纷是指员工在离职后在一定时间内不得从事与原雇主相竞争的活动。法律规定通常包括限制的范围、时间限制、地域限制等方面的规定。至于诉讼时效,也受到各地法律的约束,一般来说,当发生竞业限制纠纷时,受限制的一方应在一定的时间内提起诉讼,以维护自己的权益。具体的诉讼时效可能因国家、地区、法律条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法律规定进行查询和了解。 结语 竞业限制纠纷的法律规定和诉讼时效因国家和地区法律体系不同而异。一般而言,对于用人单位未按竞业限制协议约定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仲裁时效应从约定支付日的次日开始计算1年。对于按月支付的经济补偿,仲裁时效应分段计算。有意见认为,起算时间可参照拖欠劳动报酬案件仲裁时效规定,但我们认为经济补偿与劳动报酬性质不同,应适用民事诉讼时效规定。因此,一旦用人单位未按约支付经济补偿,仲裁时效应从约定支付日的次日开始计算1年。需根据具体法律规定查询了解竞业限制纠纷的法律规定和诉讼时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九章 公司合并、分立、增资、减资 第一百七十二条 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或者新设合并。 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二章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三节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别规定 第五十七条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适用本节规定;本节没有规定的,适用本章第一节、第二节的规定。 本法所称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是指只有一个自然人股东或者一个法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四章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一节 设 立 第七十八条 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二人以上二百人以下为发起人,其中须有半数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