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放产假回来单位不给予年假 |
释义 | 员工产假结束后,单位应该给予相应的年假。如果单位未给予年假,可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建议与单位沟通解决,如无果可考虑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提起劳动仲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女职工产假结束后,享有带薪年休假5天。如果单位没有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年假,则属于违法行为,员工有权利要求单位补偿相应的年假报酬。在此情况下,建议员工与单位进行沟通解决,如果不能达成协议,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投诉。劳动监察部门会按照法律规定对单位进行调查、制定整改方案等。如果因无法调解导致纠纷并未解决,员工还可以考虑提起劳动仲裁或者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值得注意的是,单位应该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执行年假制度,否则将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员工也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如果单位给予的年假时间少于法定标准,是否属于违法行为?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女职工产假结束后享有带薪年休假5天,男性职工婚假、丧假、陪产假等结束后也可以享有相应的年假。如果单位在法定时间内未给予或者给予时间不足,则属于违法行为。 单位未给予员工年假属于违法行为,员工有权利通过沟通、举报投诉、提起劳动仲裁或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单位也应该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执行年假制度,以避免因此而产生的纠纷和风险。 【法律依据】: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册做卖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