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中国国家赔偿法原则是什么 |
释义 | 《国家赔偿法》的原则: 1、惩罚性原则。 2、补偿性原则。 3、慰抚性原则。 国家赔偿法赔偿原则有哪些 国家赔偿原则是: 1、惩罚性原则。指赔偿额度标准,对侵害主体应具有惩罚性。侵权主体除向受害人补足其实际损失的费用外,还应支付额外的费用,这种额外的费用,实际上已超出了受害人的实际损失,带有惩罚的性质。 2、补偿性原则。指赔偿额,以能够弥补受害人所受的实际损失为限。即支付赔偿费用,是为了使受害人恢复到受到侵害之前的状态。 3、慰抚性原则。这一原则认为,国家赔偿不可能对受害人的实际损失,作完全充分的救济,国家机关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决定国家赔偿,只宜作象征性的抚慰,赔偿额,只能限制在实际所受损失额的范围之内,虽应尽可能予以赔偿,但并不一定要进行完全充分的弥补。 国家赔偿法程序是什么 国家赔偿法程序分为以下情形: (一)行政赔偿程序: 1、赔偿请求人提出国家赔偿申请。 2、赔偿义务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法》的规定,依法受理案件。 3、赔偿义务机关关对案件进行审理。 4、作出《行政赔偿决定书》,并送达申请人。 5、赔偿请求人对赔偿的方式、项目、数额有异议的,或者赔偿义务机关作出不予赔偿决定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赔偿义务机关作出赔偿或者不予赔偿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刑事赔偿程序: 1、赔偿请求人提出国家赔偿申请。 2、赔偿义务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法》的规定,依法受理案件。 3、赔偿义务机关关对案件进行审理。 4、作出《刑事赔偿决定书》,并送达申请人。 5、赔偿请求人对赔偿的方式、项目、数额有异议的,或者赔偿义务机关作出不予赔偿决定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赔偿义务机关作出赔偿或者不予赔偿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向赔偿义务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 6、赔偿请求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复议机关所在地的同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 国家赔偿实行原则是怎样的 国家赔偿的实行的原则: 1、惩罚性原则; 2、补偿性原则; 3、抚慰性原则。 国家赔偿法证据规定是什么 国家赔偿法证据有以下规定: 《国家赔偿法》第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提供证据。 赔偿义务机关采取行政拘留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期间,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赔偿义务机关的行为与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的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赔偿义务机关应当提供证据。 国家赔偿法性质具体是什么 国家赔偿法性质具体是公务员的侵权行为造成损害,由国家代为承担赔偿责任,是对于申请国家赔偿所作出的规定的法律。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而制定。 该内容由 吴彭龄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