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商品房买卖合同解除的条件是什么? |
释义 | 合同终止的条件包括:双方协商一致、约定条件达成、一方明确表示不履行、迟延履行经催告后未履行、违约导致目的无法实现、不可抗力事件、特定情形如未告知抵押、再次出售、虚假预售证明、隐瞒已抵押或出售给第三人、房屋质量不合格。 法律分析 1.合同双方协商一致终止履行合同义务; 2.合同约定的终止条件构成时; 3.合同履行期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不继续履行合同义务; 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合同义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未履行合同义务; 5.当事人一方因违约或迟延履行合同义务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 6.发生不可抗力事件致使合同无法履行或达不到合同目的; 7.具有以下情形导致合同目的无非实现的: (1)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未告知买受人又将该房屋抵押给第三人; (2)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又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人; (3)故意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 (4)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 (5)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出卖给第三人或者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的事实; 8.因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后,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经核验确属不合格的。 拓展延伸 商品房买卖合同解除的条件及法律效果 商品房买卖合同解除的条件及法律效果是指在特定情况下,买卖双方可以解除商品房买卖合同,并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商品房买卖合同解除的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双方协商一致、违约行为、不可抗力等。解除合同后,法律效果主要表现为:双方恢复原状、退还已支付的款项、承担违约责任、解除合同后的权益等。此外,根据具体情况,还可能涉及违约金、仲裁或诉讼等程序。购房者应当了解相关法律规定,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必要时可寻求法律援助或咨询专业律师。 结语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商品房买卖合同解除的条件及法律效果是多样的。包括双方协商一致、违约行为、不可抗力等。解除合同后,双方应恢复原状、退还款项、承担违约责任,并保护解除合同后的权益。购房者应了解相关法律规定,保护自身权益,必要时可寻求法律援助或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五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 (一)债务已经履行; (二)债务相互抵销; (三)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四)债权人免除债务; (五)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六)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合同解除的,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 第五百六十二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