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道路交通事故损失的承担问题 |
释义 | 交通事故后,公安机关应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载明事故基本事实和责任,并送达当事人。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保险公司在第三者责任保险范围内赔偿事故造成的损失。若机动车间发生事故,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若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事故,非机动车/行人无过错则机动车承担责任,有过错则责任适当减轻;若非机动车/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机动车不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分析 一般发生交通事故后,首先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第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第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拓展延伸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及损失赔偿程序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及损失赔偿程序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确定事故责任并进行相应的损失赔偿的一系列法律程序。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当交通事故发生时,首先需要通过调查取证、勘验现场等方式,确定事故责任方。根据责任认定结果,受害人可以向责任方提出损失赔偿要求。在进行赔偿时,需要考虑受害人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以及精神损害等方面的损失,并根据法律规定的赔偿标准进行计算。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等方式解决赔偿纠纷。在整个程序中,法律的适用和证据的充分性是关键因素,以确保公正、合理的赔偿结果。 结语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及损失赔偿程序是一系列法律程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确定事故责任方,并进行相应的损失赔偿。受害人需提供证据支持损失赔偿要求,考虑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及精神损害等方面损失,并按法定标准计算。双方可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解决纠纷,确保公正、合理的赔偿结果。法律适用和证据充分性是关键,以保障交通事故处理的公正性和效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