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机动车驾驶人请他人代为接受交通违法行为
释义
    不可代扣他人驾照违章,扣分需本人办理。违章当事人需携带身份证、行驶证、驾驶证去指定银行缴纳罚款,方可消除扣分。交通违章处理程序包括现场处罚、非现场监控罚款等,需携带相关证件到交警大队接受处理。违法行为记分制度满12分需参加学习、考试。
    法律分析
    汽车违章不能用他人的驾照代扣。代扣是一种违法行为。扣分必须要本人去。需要携带这些证件驾驶人本人的身份证明、机动车行驶证、驾驶证证件。一般的违章行为,在违章人到指定的银行缴纳处罚决定书载明的罚款后,即可予以消除扣分。
    交通违章处理程序是什么
    1、交通警察在现场对个人处以200元以下罚款,可以当场作出处罚决定;
    2、交通警察在非现场,根据交通技术监控记录资料,对违法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或者驾驶人处200元以下罚款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作出处罚决定;
    3、持《违反交通管理罚款收据》、《交通违法行为处罚决定书》如果有暂扣证件的还须携带《交通管理暂扣凭证》及当事人的驾驶证、行驶证到处罚决定交警大队接受处理;
    4、如违例项目需要吊扣驾驶证的还须按规定吊扣,吊扣驾驶证期满后凭《吊扣驾驶证执行凭证》取回驾驶证。
    法律依据: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七十一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机动车驾驶人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除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外,实行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累积记分制度,记分周期为12个月,满分为12分。
    机动车驾驶人在一个记分周期内记分达到12分的,应当按规定参加学习、考试。
    拓展延伸
    委托他人代为接受交通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委托他人代为接受交通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是指机动车驾驶人将自己的交通违法行为委托给他人代为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委托他人代为接受交通违法行为并不能免除机动车驾驶人本人的法律责任。无论是交通违法行为的罚款、记分还是其他处罚,都会直接由机动车驾驶人承担。委托他人代为接受交通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是一种不合法的行为,一旦被查实,将会面临更严厉的处罚。因此,作为机动车驾驶人,应当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得委托他人代为承担自己的交通违法责任。只有自觉守法,才能保障交通安全和自身权益。
    结语
    合理合法驾驶是每位车主的责任。对于交通违章行为,不能委托他人代为接受处罚,这是违法的行为。扣分必须由本人亲自承担,需携带身份证明、行驶证、驾驶证等证件。一般情况下,违章人可在指定银行缴纳罚款后,消除扣分。交通违章处理程序包括现场处罚、非现场处罚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委托他人代为接受交通违法行为并不能免除个人法律责任。只有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才能保障交通安全和个人权益。
    法律依据
    机动车登记规定(2021修正):第四章 校车标牌核发 第五十九条 县级或者设区的市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申请人交验机动车之日起二日内确认机动车,查验校车标志灯、停车指示标志、卫星定位装置以及逃生锤、干粉灭火器、急救箱等安全设备,审核行驶线路、开行时间和停靠站点。属于专用校车的,还应当查验校车外观标识。审查以下证明、凭证:
    (一)机动车所有人的身份证明;
    (二)机动车行驶证;
    (三)校车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
    (四)包括行驶线路、开行时间和停靠站点的校车运行方案;
    (五)校车驾驶人的机动车驾驶证。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教育行政部门征求意见材料之日起三日内向教育行政部门回复意见,但申请人未按规定交验机动车的除外。
    机动车登记规定(2021修正):第四章 校车标牌核发 第六十条 学校或者校车服务提供者按照《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取得校车使用许可后,应当向县级或者设区的市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领取校车标牌。领取时应当确认表格信息,并提交以下证明、凭证:
    (一)机动车所有人的身份证明;
    (二)校车驾驶人的机动车驾驶证;
    (三)机动车行驶证;
    (四)县级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校车使用许可;
    (五)县级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包括行驶线路、开行时间和停靠站点的校车运行方案。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收到领取表之日起三日内核发校车标牌。对属于专用校车的,应当核对行驶证上记载的校车类型和核载人数;对不属于专用校车的,应当在行驶证副页上签注校车类型和核载人数。
    机动车登记规定(2021修正):第四章 校车标牌核发 第六十四条 校车行驶线路、开行时间、停靠站点或者车辆、所有人、驾驶人发生变化的,经县级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应当按照本规定重新领取校车标牌。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8:3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