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仲裁中如何应对单位口头通知的调岗降薪问题? |
释义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中,劳动者举证责任,但调岗降薪的证据由用人单位掌握的情况下,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劳动合同纠纷的证据包括主体资格证明、劳动合同、工资单等。对于因用人单位决定引发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法律分析 单位口头通知调岗降薪,劳动仲裁如何举证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争议申请劳动仲裁的一般由劳动者举证的,但如果调岗降薪的证据由用人单位掌握的,由用人单位举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六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第三十九条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经查证属实的,仲裁庭应当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劳动合同纠纷的证据都有哪些 1、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据。 (1)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提交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或户口本等。 (2)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主体登记资料,如工商营业执照副本或由工商登记机关出具的工商登记清单,社团法人登记证等。 (3)当事人在诉争的法律事实发生后曾有变更的,应提交变更登记资料。 2、证明双方当事人民事法律关系成立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单等。 3、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4、有具体诉讼请求的,应提交诉讼请求金额的计算清单。 结语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申请劳动仲裁时,一般由劳动者举证。然而,如果调岗降薪的证据由用人单位掌握,那么由用人单位来提供证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用人单位应当提供。如果用人单位不提供,将承担不利后果。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时,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如果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也将承担不利后果。劳动合同纠纷的证据主要包括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证明双方当事人民事法律关系成立的证据,以及特定决定引发的劳动争议的证据。如有具体诉讼请求,还应提交诉讼请求金额的计算清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二节 劳务派遣 第六十五条 【劳务派遣中解除劳动合同】被派遣劳动者可以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与劳务派遣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被派遣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的,用工单位可以将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九条 【不出具解除、终止书面证明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