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股东出资的认定方法 |
释义 | 股东出资方式及法律依据:股东可以货币出资或以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货币出资直接认定,非货币财产需评估作价。《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27、28条规定了股东出资的法律要求,包括评估作价、足额缴纳等。未按规定缴纳出资的股东需承担违约责任。 法律分析 认定股东出资的方式是: 1、股东以货币出资的,以其出资的数额直接认定; 2、股东以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的,可由评估机构依法评估非货币财产的价值。 如何认定股东出资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七条 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八条 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拓展延伸 股东出资认定的法律依据和实践指南 股东出资认定的法律依据和实践指南是指在公司法律框架下,对股东出资进行确认和界定的相关法律规定以及实际操作指南。在股东出资认定中,法律依据主要包括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其中明确了股东出资的要求、程序和标准。实践指南则是指在具体操作中,基于法律依据,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总结出的指导性建议和操作步骤,帮助相关方正确判断和认定股东出资。这些指南可以包括相关案例分析、审查流程、证明材料要求等内容,旨在提供一种规范和标准化的方法,确保股东出资的认定符合法律要求,并维护公司治理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七条和第二十八条的规定,股东出资的方式和认定依据已明确。股东可以以货币或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对非货币财产应进行评估作价,并核实其价值,不得高估或低估作价。股东应按期足额缴纳出资额,货币出资应存入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非货币财产出资应办理财产权转移手续。未按规定缴纳出资的股东需承担违约责任。股东出资认定的法律依据和实践指南旨在确保股东出资的认定符合法律要求,维护公司治理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九章 公司合并、分立、增资、减资 第一百七十八条 有限责任公司增加注册资本时,股东认缴新增资本的出资,依照本法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缴纳出资的有关规定执行。 股份有限公司为增加注册资本发行新股时,股东认购新股,依照本法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缴纳股款的有关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四章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一节 设 立 第九十四条 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应当承担下列责任: (一)公司不能成立时,对设立行为所产生的债务和费用负连带责任;v (二)公司不能成立时,对认股人已缴纳的股款,负返还股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的连带责任;v (三)在公司设立过程中,由于发起人的过失致使公司利益受到损害的,应当对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四章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一节 设 立 第八十三条 以发起设立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应当书面认足公司章程规定其认购的股份,并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缴纳出资。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发起人不依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应当按照发起人协议承担违约责任。 发起人认足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后,应当选举董事会和监事会,由董事会向公司登记机关报送公司章程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申请设立登记。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