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肇事逃逸几天后不追究了
释义
    根据判处的刑罚确定,肇事逃逸的追责期限分为四种情况。对于最高刑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后将不再追诉;对于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后不再追诉;对于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后不再追诉;对于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或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后不再追诉。然而,如果在二十年后认为有必要追诉的情况下,必须向最高人民检察院报请核准。
    法律分析
    肇事逃逸的追责期限具体根据判处的刑罚确定,具体期限如下: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后不再追诉。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后不再追诉。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后不再追诉。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后不再追诉。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拓展延伸
    肇事逃逸追责期限:法律规定的严厉惩罚措施
    肇事逃逸追责期限是指在交通事故中,当肇事者逃离现场或拒绝承担责任时,法律规定的一定时间范围内,相关部门对其进行追责的期限。根据不同法域和具体情况,追责期限可能有所不同,但一般都会设定较为严格的规定。这是为了保护受害者的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对于肇事逃逸者,一旦超过追责期限,可能面临更严厉的法律惩罚,如罚款、拘留甚至刑事处罚。因此,肇事者应当及时履行法律责任,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以避免承担更严重的后果。
    结语
    肇事逃逸的追责期限根据判处的刑罚确定,具体期限如下:法定最高刑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五年后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十年后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十五年后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无期徒刑、死刑的,二十年后不再追诉。追责期限是为了保护受害者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肇事逃逸者应及时履行法律责任,避免承担更严重后果。
    法律依据
    《刑法》第133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20: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