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调解终止后的处理方式 |
释义 | 该文章主要介绍了民事诉讼开庭程序的步骤,包括宣布法庭纪律、核对当事人身份信息、告知权利义务、法庭调查、最后陈述等。如果调解失败,直接进入诉讼程序。 法律分析 意味着调解失败,直接进入诉讼程序就可以了。 民事诉讼开庭程序: 1、书记员宣布法庭纪律。 2、核对双方当事人极其代理人身份信息。 3、告知双方当事人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4、法庭调查: (1)原告宣读起诉状。 (2)被告对原告的起诉进行答辩。 (3)原告举证。 (4)被告质证。 (5)被告举证。 (6)原告质证。 (7)法庭辩论。 (8)相互发问。 5、最后陈述。 6、庭审结束。 拓展延伸 解决调解终止后的纠纷:有效的争议解决策略 解决调解终止后的纠纷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争议解决策略。当调解无法继续或达成协议后,双方可能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双方可以考虑重新寻求调解或通过第三方中介解决争议。这可以为双方提供一个公正、中立的平台,促进对话和妥善解决争议。其次,法律程序也是一种选择。通过法庭诉讼,双方可以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寻求公正的裁决。此外,双方还可以考虑采用替代争议解决方法,如仲裁或调解。这些方法通常更加迅速、灵活,并且可以根据双方的需求和利益进行定制。最重要的是,双方应保持沟通,尽力寻求共赢解决方案,以避免长期的争议和法律纠纷。 结语 当调解失败时,可以直接进入诉讼程序。民事诉讼开庭程序包括宣布法庭纪律、核对当事人身份信息、告知权利和义务、法庭调查、最后陈述等步骤。解决调解终止后的纠纷需要采取有效的争议解决策略,如重新寻求调解、通过第三方中介解决争议、法律程序或替代争议解决方法。保持沟通、寻求共赢解决方案是避免长期争议和法律纠纷的关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五章 调解协议 第三十三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依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 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有效,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无效的,当事人可以通过人民调解方式变更原调解协议或者达成新的调解协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四章 调解程序 第二十六条 人民调解员调解纠纷,调解不成的,应当终止调解,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告知当事人可以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五章 调解协议 第三十条 口头调解协议自各方当事人达成协议之日起生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