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老年监护人服务签署协议 |
释义 | 老人的监护人需得到居民委员会同意,方可生效。监护人可决定是否办理监护公证,由住所地或协议签订地的公证处管辖。申请需当事人亲自提出,不得委托他人代理。 法律分析 老人的监护人一般是配偶,子女,或者兄弟姐妹都可以作为老人的监护人。监护人的申请须有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同意,方可生效。 监护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决定是否办理监护公证,监护公证由当事人住所地的公证处管辖,监护协议公证也可由协议签订地的公证处管辖。当事人应当亲自向有管辖权的公证处提出申请,不得委托他人代理。 拓展延伸 老年监护人服务保障协议 老年监护人服务保障协议是一份重要的法律文件,旨在确保老年监护人在提供服务过程中的权益和安全得到保障。该协议明确规定了双方的权责义务,包括服务内容、服务期限、服务费用、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条款。协议要求监护人遵守职业道德,尊重老年人的意愿和隐私,提供专业的照料和关怀。同时,协议也规定了监护人的权益,如合理报酬、休息时间等。通过签署该协议,双方建立了明确的合作关系,保障了老年监护人服务的质量和安全,为老年人提供了可靠的照料和支持。 结语 老年监护人服务保障协议,确保了老年监护人在服务中的权益和安全。协议明确规定了双方的权责义务,包括服务内容、期限、费用等。监护人需遵守职业道德,尊重老人意愿和隐私,提供专业照料。协议也保障了监护人的权益,如合理报酬、休息时间。通过该协议,双方建立了合作关系,保障了服务质量和老年人的照料。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二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其他近亲属(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第三十三条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