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赡养老人是否具有法律义务?
释义
    赡养老人是子女的法律义务,不履行可能构成犯罪,但对于成年子女,父母有能力时还需承担教育抚养义务。未成年子女有权向父母追索抚养费,纠纷可调解或诉讼处理。拒绝抚养、情节恶劣者可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
    一、不赡养老人是否犯法
    尊老是我国公民的传统美德。
    对于自已年老的父母,没有或丧失了劳动能力,或者生活不能自理,因而无法独立生活的,作为子女负有扶养义务,有能力扶养却不扶养,致使父母因遗弃被迫自杀的;因生活无着而流落失所的等等,就构成犯罪,要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的规定,以遗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赡养
    每个人都会逐渐衰老,赡养,即照顾衰老的父母。所谓赡养,主要是指儿女在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需的生活用品和费用的行为,即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给予物质上的合理要求。
    三、不履行法律后果
    一般来说,子女成年独立生活后,父母在物质和生活上不再有抚养义务。但是,对以下情况下的成年子女,父母有能力负担时,父母有教育抚养的义务:
    1、丧失劳动能力或丧失部分劳动能力,其收入不足于维持生活的;
    2、尚在校就读的;
    3、确无独立生活能力和条件的。
    当父母不履行义务时,未成年子女有向父母追索抚养费的权利。因迫索抚养费而发生的纠纷,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也可由人民法院依诉讼程序处理。对拒绝抚养、情节恶劣,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拓展延伸
    赡养老人的法律责任和权利如何界定?
    赡养老人的法律责任和权利的界定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赡养老人是每个人的基本义务之一。法律规定了子女对父母的赡养责任,包括提供生活必需品、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同时,老人也享有一定的权利,如健康、尊严、自主选择等。在界定赡养责任和权利时,需要考虑家庭经济状况、子女能力、老人意愿等因素。法律还提供了相应的救济措施,如申请赡养费用、抚养权调整等。因此,赡养责任和权利的界定需要综合考虑法律、道德、家庭关系等多个因素,以确保老人得到应有的关怀和尊重。
    结语
    赡养老人是我国公民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人的基本义务之一。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子女有扶养年老父母的责任,提供必需的生活用品和费用。同时,老人也享有一定的权利,如健康、尊严和自主选择等。赡养责任和权利的界定需要考虑家庭经济状况、子女能力和老人意愿等因素。在未成年子女追索抚养费的情况下,可通过调解或诉讼程序解决纠纷。我们应该综合考虑法律、道德和家庭关系等多个因素,确保老人得到应有的关怀和尊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三条 老年人与配偶有相互扶养的义务。
    由兄、姐扶养的弟、妹成年后,有负担能力的,对年老无赡养人的兄、姐有扶养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四条 赡养人、扶养人不履行赡养、扶养义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扶养人所在单位应当督促其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十三条 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4:3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