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在申报岗位项目荣誉等过程中弄虚作假当事人可能受到什么处分 |
释义 |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申报岗位、项目、荣誉等过程中弄虚作假且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一)利用专业技术或者技能实施违法违纪行为的;(二)有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伪造、篡改数据文献,或者捏造事实等学术不端行为的;(三)利用职业身份进行利诱、威胁或者误导,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四)利用权威、地位或者掌控的资源,压制不同观点,限制学术自由,造成重大损失或者不良影响的;(五)在申报岗位、项目、荣誉等过程中弄虚作假的;(六)工作态度恶劣,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七)其他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有前款第(一)项规定行为的,给予记过以上处分。 求职时弄虚作假劳动合同有效吗 求职时弄虚作假劳动合同,若是属于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是部分无效或无效的。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仲裁员在仲裁过程中可以提出回避吗 仲裁员在仲裁过程中可以提出回避,我国法律规定,仲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也有权提出回避申请:(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三)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四)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 在外地施工中受伤如何申报工伤 用人单位参加了工伤保险的,在用人单位参保地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按参保地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没有参保的,在工伤事故发生地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按照发生地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当事人在劳动仲裁中应承担的义务是哪些? 当事人在劳动仲裁中应承担的义务如下: 1、当事人有依法申请仲裁的义务。 2、当事人有按时应诉,答辩、提供证据、按时出庭的义务。 3、当事人有正确行使其权利,严格遵守仲裁程序的义务。 4、当事人有遵守并履行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定书的义务。 5、当事人有缴纳仲裁费用的义务。 岗位津贴是什么 岗位津贴是指对特殊条件下工作的劳动者的额外劳动消耗和额外生活费用支出的补偿形式。劳动条件和岗位的不同,劳动者在相同时间内所付出的体力和脑力往往是不同的,支出的生活费用也有差别。工资等级制度不能完全反映这些差别。岗位津贴可以对那些在特别繁重、艰苦、有损健康等条件下从事劳动的劳动者的额外劳动消耗和额外生活费用支出进行补偿,保证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保证劳动力的正常再生产。根据生产性质和劳动条件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津贴项目。 该内容由 王远义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