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离婚在精神病治疗中的作用
释义
    精神病离婚需先变更监护人,依据《民法典》第28条。离婚办理需满足三种情况:婚前患病且复发、婚后因刺激或外伤患病、婚后遗传患病。根据最高法院意见,婚前隐瞒病情、婚后治不愈、婚前知病情结婚、一方婚后患病久治不愈,均可视为感情破裂。经无效调解,可判决准予离婚。
    法律分析
    一、精神病不可以离婚吗
    1、精神病可以离婚。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只能通过诉讼离婚。由于配偶是精神病人的监护人,离婚前应先变更监护人,再提起离婚诉讼。想离婚的一方携带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诉状及副本到法院提起诉讼。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八条
    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的监护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1)配偶;
    (2)父母、子女;
    (3)其他近亲属;
    (4)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二、和精神病离婚如何办理
    和精神病离婚如何办理?据此规定,配偶患有精神疾病有三种情况:
    (1)婚前曾患过精神病,婚后因受某种刺激复发;
    (2)婚前未曾患有精神病,婚后因某种强刺激或外伤造成精神病;
    (3)因精神病遗传而在婚后患精神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第3条规定: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视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一方坚决要
    离婚,经调解无效可依法判决准予离婚。
    拓展延伸
    离婚对精神病患者的康复进程是否有积极影响?
    离婚对精神病患者的康复进程是否有积极影响一直存在争议。一方面,离婚可能导致患者面临更多的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从而对康复产生负面影响。失去婚姻伴侣的支持和理解可能使患者感到孤独和失落,进而影响他们对治疗的积极性和动力。另一方面,离婚也可能为患者提供了解脱和重建自我身份的机会。摆脱婚姻中的不健康关系可能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提高他们的自尊和自信。此外,离婚后的自由和独立可能使患者更加专注于康复,更容易接受治疗和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综上所述,离婚对精神病患者的康复进程可能有积极影响,但具体效果仍需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评估。
    结语
    离婚对精神病患者的康复进程有积极影响,但需个体评估。离婚是精神病患者通过诉讼离婚的唯一途径,需要先变更监护人再提起诉讼。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婚前隐瞒或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结婚、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等情况,可判决准予离婚。离婚可能带来心理压力,但也为患者提供解脱和重建自我身份的机会。具体效果需根据个体情况评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登记条例:第三章 离婚登记 第十三条 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对离婚登记当事人出具的证件、证明材料进行审查并询问相关情况。对当事人确属自愿离婚,并已对子女抚养、财产、债务等问题达成一致处理意见的,应当当场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七十八条 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离婚,并已经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8:5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