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残疾人如果犯罪,一般情况下同普通犯罪分子一样,同样要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也就是会坐牢,并不会因为其是残疾人,而得到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除非犯罪分子满足一定的条件,如又聋又哑,又聋又哑的残疾人如果犯罪,不一定会坐牢,如果犯罪行为轻微,可以免除处罚。 一、免予刑事处罚的情形有哪些 免于刑事处罚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1、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2、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5、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6、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等。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根据《刑法》第十九条,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