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离职后进行劳动仲裁需要哪些条件?
释义
    自动离职后可以申请劳动仲裁,需注意申请时效、证据和材料的准备,以及申请步骤。劳动者在辞职一年内可以向劳动局提出劳动仲裁,需提供劳动关系证明、工资条等证据。申请时需准备申请书、证据材料清单、身份证明等,并向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申请。申请劳动仲裁需满足条件: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属于劳动争议、属于该仲裁委员会管辖、申请书及材料齐备、在劳动争议发生后60日内提出申请。
    法律分析
    自动离职后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一般情况下,劳动者在辞职一年之内都是可以向劳动局提出劳动仲裁的,因为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若是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前提是自己要拿出当时和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证明,这个可以包括员工的证人证言,以及自己的工资条,社会保险缴纳年限。
    申请劳动仲裁注意事项是:
    1、注意申请仲裁的时效
    申请仲裁一定一般注意仲裁时效。拖欠工资的劳动仲裁,在职期间随时可以申请,辞职后必须在一年内申请。其它的劳动争议,仲裁时效都为一年,从知道或一般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劳动仲裁需一般的证据
    申请劳动仲裁,需一般证明职工与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例如签订的劳动合同,单位支付工资的凭证如工资条、工资卡,缴纳社保的缴费凭证,工作证、服务证、同事证言、与单位负责人的聊天记录、聘用解雇电子邮件往来等等,都可以考虑作为职工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
    3、劳动仲裁需一般提交的材料
    (1)申请书。申请仲裁需一般提交书面申请书,申请书可以自己写,也可以到劳动仲裁委员会领取。申请书内容包含申请人的基本信息、被申请人的基本信息、请求的事项、具体的事实和理由;
    (2)证据材料及其清单。证据材料清单是在劳动争议仲裁委领取的,可按一般求进行填写;
    (3)申请人身份证明。记得带上申请人的身份证原件、复印件;
    (4)被申请人身份证明。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一般从单位手中拿到是很困难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网等网站可以查询到工商局登记的工商信息,找到后打印下来即可。
    4、申请步骤
    收集证据、准备申请书、找对劳动仲裁委地、提交申请书和证据材料。
    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不是必须一般离职才能申请仲裁的,劳动者在在职期间也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在申请形式上一般采取书面形式,按规定式样提交申请书,并且一般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此外,也一般向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不能自已选择仲裁委员会。
    申请劳动仲裁需要的条件有:
    1、申请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
    2、申请仲裁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
    3、该劳动争议属于该仲裁委员会管辖;
    4、申请书及有关材料齐备;
    5、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结语
    申请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有效途径。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辞职一年内都可以向劳动局提出劳动仲裁。申请劳动仲裁需要注意时效性,拖欠工资的劳动仲裁可以在职期间随时申请,辞职后一年内申请。同时,准备充分的证据材料和申请书,包括劳动关系证明、工资条、社保缴纳凭证等。劳动者需按规定形式提交申请书,并选择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进行申请。劳动仲裁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途径,需要符合相关条件并及时提出申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第二十八条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2:2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