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商铺买卖合同有用吗 |
释义 | 商铺出售合同是商铺出售过程里关于权利与义务的合同。合同规定了商铺买卖的相关的条款,在日后发生纠纷的时候可以作为证据,可以很好的维护当事人的利益。 一、未取得房产证影响商铺买卖合同的效力吗 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37条关于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房产不得转让的规定,在性质上是属于管理性禁止规范,不是效力性禁止规范。而根据法律规定,导致合同无效的违法内容必须是违反法律效力性强制性规定。商铺虽然还未取得房产证,但房产证正在办理中,而且其房产证是可以取得的。另外,若购买方已清楚该商铺还未领取房产证的事实,知晓和同意双方对交易风险和各自的权利义务,因此,虽然房产证还没有办好,但双方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仍是合法有效的。 如果业主卖铺时尚未取得房产证,买家应对业主能否取得房产证及什么时候能拿到房产证进行评估。一般来说,如果开发商取得了整个楼盘的权属证明书(俗称大确权)的,即可办理单个商铺或者住宅的房产证。如果业主出售的商铺没有房产证,实际上买家也无法办理正常的过户手续。针对这种情况,商铺买家可先签订《预购合同》,在《预购合同》中约定在业主取得商铺的房产证时再签订正式的《房屋买卖合同》,以避免购买无房产证的商铺给自己带来的风险。 二、商铺买卖合同需要约定的内容 1、合同中明确约定公摊的面积。 购房者在购买商铺的同时,有必要让开发商在购房合同中约定好当商铺公摊面积过大或过小时的解决之道,这样购房者在购买商业物业中,遇到诸如商铺公摊问题时,不至于陷入被动。只有事先约定严密详尽,才能在前述情况出现时顺利维权。 2、明确约定交房的期限。 在签订商铺买卖合同时应就交房期限做严格的规定,并约定一旦逾期交房时,开发商除了承担延期交房的违约金外还应当承担购房者的租金损失。 3、明确注意物业管理问题。 相对于住宅而言,商用物业(尤其是商铺)因经营业态各异,物业的属性呈现多样性,因此商用物业(尤其是商铺)单独成立业主委员会的可能性很少、难度较大。购房者在购买商铺时极易忽略的环节。因此购房者在购置商铺时,不要轻易和开发商签定物业管理合同。 4、注意相邻权的问题。 在物业日常的经营活动中,有关商铺相邻权的纷争也时有发生。购房者在购置商铺之前,应了解整个物业的整体规划,做到宜细不宜粗,明确好物业的通风、采光、通行以及物业的建筑布局走向等,以避免日后商铺在经营上带来的不必要的纷争。 5、明确约定商铺的交房条件。 商业物业的房产条件对投资商的招商以及经营者日后的经营都相当重要。在签订商铺时应特别约定物业的平面格局、楼板承重、停车位、消防、广告位、客货梯、出入口、通透性、展示面、柱距、层高以及配套设施等条件,并在交房时特别予以注意验收。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