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仲裁什么流程 |
释义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申请劳动仲裁的当事人需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人数提交副本。仲裁庭将首先调解劳动争议,促使双方达成自愿协议。开庭前五日,仲裁庭将书面通知当事人开庭日期和地点。最终,仲裁庭作出终局裁决后,制作仲裁书并送达双方当事人。申请人的仲裁申请书需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个人信息、仲裁请求及相关事实、理由,以及证据和证人的姓名和住址等。 法律分析 申请劳动仲裁流程:首先,申请仲裁的当事人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其次,仲裁庭应当首先调解劳动争议,使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然后,仲裁庭应当在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和地点书面通知当事人。最后,仲裁庭作出终局裁决后,应当制作仲裁书,送达双方当事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八条: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2、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拓展延伸 劳动纠纷解决途径 劳动纠纷解决途径是指在劳动关系中出现纠纷时,双方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解决争议。常见的劳动纠纷解决途径包括劳动仲裁、劳动争议调解、劳动诉讼等。劳动仲裁是一种快速、简便、有效的解决劳动纠纷的方式,由劳动仲裁委员会进行裁决。劳动争议调解是指通过第三方调解员进行协商,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劳动诉讼是通过法院进行纠纷解决的方式,适用于复杂或严重的劳动纠纷。选择合适的解决途径需要考虑案件的性质、争议的复杂程度以及双方的意愿等因素。及时采取适当的解决措施,有助于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与和谐。 结语 劳动纠纷解决途径多样,其中劳动仲裁是一种快速、简便、有效的方式。申请劳动仲裁的程序包括提交书面申请、调解协商、开庭通知和裁决送达等环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八条,申请人需提供详细信息和证据。此外,劳动纠纷的解决还可以通过劳动争议调解和劳动诉讼等方式进行。选择合适的解决途径有助于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与和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八条: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2、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