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2023刑事案件国家赔偿标准是多少 |
释义 | 刑事案件国家赔偿标准及刑事案件结案时间要求: 一、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赔偿金按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 二、刑事案件一审最长16个月,二审最长4个月;公诉案件应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最长不超过三个月,可根据特殊情况延长。 法律分析 一、刑事案件国家赔偿标准是多少 1、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 2、法律依据:《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 二、刑事案件多久必须结案 1、刑事案件一审一般最长在16个月以内结案,二审最长在4个月以内结案,如果有特别特殊的法律情况,经过报批可以延长。刑事案件通常是分为三个阶段的,即公安机关的侦查阶段、检察院的审查起诉阶段以及法院的审判阶段。一个刑事案件通常在5个月左右,三个阶段最长可达到16个月。 2、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拓展延伸 2023年刑事案件国家赔偿标准的调整与影响 2023年刑事案件国家赔偿标准的调整与影响涉及了对于刑事案件受害人的合理赔偿问题的重要调整。在这一年,国家对于刑事案件的赔偿标准进行了修订和更新,以更好地保护受害人的权益。这一调整不仅仅是对于赔偿金额的调整,还包括了对于赔偿范围、赔偿程序以及赔偿方式的细化和完善。这样的调整将直接影响到刑事案件受害人的赔偿权益的实际保障程度,也将对于司法公正和社会稳定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和了解这一调整对于刑事案件受害人以及整个社会法治建设的影响和意义。 结语 根据2023年刑事案件国家赔偿标准的调整与影响,对刑事案件受害人的合理赔偿问题进行了重要调整。这一调整不仅仅涉及赔偿金额的调整,还包括了赔偿范围、赔偿程序以及赔偿方式的细化和完善。这将直接影响到刑事案件受害人的赔偿权益的实际保障程度,也对司法公正和社会稳定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我们应关注和了解这一调整对刑事案件受害人和社会法治建设的影响和意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2012修正):第三章 刑事赔偿 第三节 赔偿程序 第二十七条 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处理赔偿请求,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必要时,可以向有关单位和人员调查情况、收集证据。赔偿请求人与赔偿义务机关对损害事实及因果关系有争议的,赔偿委员会可以听取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的陈述和申辩,并可以进行质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一章 任务和基本原则 第四条 国家安全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办理危害国家安全的刑事案件,行使与公安机关相同的职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2012修正):第三章 刑事赔偿 第一节 赔偿范围 第十八条 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财产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一)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追缴等措施的; (二)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原判罚金、没收财产已经执行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