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挪用和侵占的定义及区别 |
释义 | 挪用资金罪和职务侵占罪在侵犯的客体、对象、客观表现和主观上存在差异。挪用资金罪侵犯的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资金使用权,职务侵占罪侵犯的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物所有权。挪用资金罪表现为挪用资金归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而职务侵占罪表现为非法占有单位财物。挪用资金罪的目的是暂时非法取得资金的使用权,而职务侵占罪的目的是非法取得财物的所有权。 法律分析 1、侵犯的客体和对象不同。挪用资金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的使用权,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职务侵占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的所有权,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既包括货币形态的资金和有价证券等,也包括实物形态的公司财产,如物资、设备等。 2、客观表现不同。挪用资金罪表现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职务侵占罪表现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观上不同。挪用资金罪行为人的目的在于非法取得本单位资金的使用权,但并不企图永久非法占有,而是准备用后归还;职务侵占罪的行为人的目的在于非法取得本单位财物的所有权,而并非暂时使用。 拓展延伸 挪用和侵占:法律界的行为界限 挪用和侵占是两个在法律界具有重要意义的概念。挪用指的是将他人财产转移或使用于自己的行为,而侵占则是指非法占有他人财产并将其据为己有。虽然两者都涉及财产的非法使用,但其行为界限存在明显差异。挪用通常是暂时性的,不会导致所有权的转移,而侵占则意味着非法占有并将财产据为己有。因此,挪用是一种占有行为,而侵占则更具有永久性和彻底性。在法律上,对于挪用和侵占都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惩罚措施,以维护财产权益和社会秩序。 结语 侵犯行为的客体和对象不同,挪用资金罪侵犯的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资金使用权,而职务侵占罪侵犯的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资金所有权。在客观表现上,挪用资金罪表现为个人利用职务便利将资金挪用或借贷给他人,而职务侵占罪表现为个人非法占有单位财物。在主观上,挪用资金罪的目的是非法取得资金的使用权,并有意归还,而职务侵占罪的目的是非法取得财物的所有权。挪用和侵占是两个重要的法律概念,其行为界限存在明显差异,法律对其有相应规定和惩罚措施,以维护财产权益和社会秩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五条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或者客户资金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国有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国有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和国有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国有金融机构委派到前款规定中的非国有机构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