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破坏武器装备罪既遂一般判多久 |
释义 | 一、破坏武器装备罪既遂一般判多久 1、构成本罪既遂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对重要武器装备、军用设施、军用通信进行破坏的,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存在特别严重情节的,则应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4、法律依据:《刑法》 第三百六十九条 破坏武器装备、军用设施、军用通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破坏重要武器装备、设施、通信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战时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 二、破坏武器装备罪构成要素有哪些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建设秩序。武器装备、设施、通信设备和器材是重要的资产,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的重要内容。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破坏武器装备、军用设施或军用通信的行为。破坏,即毁灭和损坏,是指使武器装备、军用设施、军用通信全部或部分地丧失其正常功能。就方法而言多种多样,既可以采用诸如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散撒放射性物质等危险方法,又可以采用诸如发射信号干扰,盗用军用无线频率,故意违反操作规程,拆卸、安装某种能引起武器装备、军用设施、军用通信失去效能的器材等技术手段,还可以采取诸如摧毁、砸击、挖掘、碰撞等暴力以及盗窃正在使用中的通信设备、电缆电线等其他手段。既可以表现为作为,又可以表现为不作为,如故意不履行保管、维修义务而使其过受破坏。只要属于本质上的破坏,无论其方式如何,均对构成本罪没有影响。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4、主观要件。 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武器装备、军用设施、军用通信,但出于贪利图财、泄愤报复或者敌意,仍然进行破坏,对其危害建设的后果持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过失不构成本罪。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