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劳资纠纷的处理方法如下: 1、协商。双方依靠自身力量,相互妥协和让步,解决纠纷。双方进行协商,比较快捷简便、心平气和,但应以书面方式记载协商内容; 2、调解。由第三方介入促使争议各方相互谅解和让步,最终化解矛盾。当争议各方失去对话基础,通常需要寻求第三方进行调解; 3、仲裁。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由其居中裁决的纠纷解决机制。仲裁一裁终局制,一方不履行仲裁裁决,对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4、诉讼。经过上述方法无法处理,一方可以就定金问题向法院提出请求,由法院裁决纠纷的制度,法院将会根据案情并结合双方提供的证据材料就合同定金问题作出裁判。诉讼一般属于最终、最权威的纠纷解决机制,是当事人保护权利的最后屏障。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