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私人印章刻制合同是否有效?
释义
    私刻公章并不会自动导致合同无效,单位仍需承担赔偿责任。即使印章是伪造的,合同在某些情况下仍然有效。在处理伪造印章案件时,应重点处理民事案件而非刑事案件。公司应确保董事长和法定代表人是不同的人,以降低被表见代理和决策僵局的风险。
    法律分析
    提出如下建议:
    1、严重误解一:只要证明当事人私刻公章、构成犯罪,公司就可对合同不认账。实际上伪造印章构成犯罪,并不当然导致合同无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第二款的规定:“行为人私刻单位公章或者擅自使用单位公章、业务介绍信、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以签订经济合同的方法进行的犯罪行为,单位有明显过错,且该过错行为与被害人的经济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单位对该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严重误解二:只要能够证明合同上盖的章是假的,公司就可以不认账。岂不知,公司相关人员如果构成表见代理的,即便私刻公章构成犯罪了,其签订的合同在民事上还是有效的。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即使印章系伪造,公司也不能够否认其效力:
    (1)伪造印章对外签订合同的人构成表见代理;
    (2)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权委托人伪造公司印章对外签订合同;
    (3)公司用章不具有唯一性;
    (4)公司在其他的场合承认过该印章的效力;
    (5)公司明知他人使用伪造印章而未向公安机关报案的。
    3、严重误解三:在涉及伪造印章等刑民交叉案件中,以为通过假公章刑事案件判刑就可以达到“一击致命”,彻底摆脱民事责任的目的。实际上应重点着眼于民事案件的处理,切勿重点着眼于刑事案件的处理。因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的规定:“同一公民、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因不同的法律事实,分别涉及经济纠纷和经济犯罪嫌疑的,经济纠纷案件和经济犯罪嫌疑案件应当分开审理。”因此,利用伪造印章签订合同和伪造印章在事实层面上往往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千万不能因为紧盯刑事案件而疏忽民事案件,最终导致败诉。
    4、公司董事长和法定代表人各有其人。如为同一人,容易导致公司对外被表见代理的风险增加。应当在保证公司治理结构完整的同时,尽量保证决策权及代表权的集中,降低公司对外被表见代理和出现决策僵局的风险。
    几条有关问题私刻公章借款合同有效吗的误区介绍到这里了。
    结语
    通过以上几点误区的介绍,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伪造印章并不会自动导致合同无效,而是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才能追究单位的赔偿责任。其次,即使印章是伪造的,合同在某些情况下仍然是有效的,比如当伪造印章的人构成表见代理或者公司在其他场合承认过该印章的效力等。最后,在处理涉及伪造印章的刑民交叉案件时,应重点关注民事案件的处理,而不是仅仅依赖刑事案件的判刑结果。此外,为了降低公司对外被表见代理的风险,应保证公司治理结构完整,并尽量集中决策权和代表权。希望以上对于私刻公章借款合同有效性的误区的介绍能对您有所帮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二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代理行为有效。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 0: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