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机动车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协议书如何填写 |
释义 | 一、机动车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协议书怎么写? (一)首部 1、标题 文书顶端标出“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书”字样。 2、事故时间 写明事故发生于××××年×月×日×时×分。 3、事故地点 即事故发生地的所在处所。如“××省××县阳二线17km473?5m。” 4、双方当事人身份事项 按顺序分别列出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单位或住址、电话及本次事故中应负的责任。身份事项应按格式中的项目要求逐一填写,力求准确、完整、明了。 (二)正文 写明以下三方面内容: 1、简述事故经过及损失情况 即用扼要的文字叙述出何年何月何日在何地因何原因发生了何交通事故,造成了何后果(包括人员死亡、受伤、车辆毁坏、财物毁坏损失等),其作用是为底下的责任认定提供事实依据。 2、责任认定 主要写明责任的认定情况,即分析负有责任的人因为什么原因,造成什么交通事故后果,应负什么责任(全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共同责任),这部分文字的来源应主要取材于责任认定书中的责任认定其内容。 3、协议内容 继责任认定之后,首先写明如下一段文字:“经调解协商,双方共同达成如下协议:” (1)确定损害赔偿的项目和数额。写明由肇事方(事故责任方)付给受损害方何种项目费用(如经济补偿费、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残疾用具费、交通费、伙食费等)人民币(或外币)××元。该项目的表述根据协商的具体要求。既可合并写,也可分项独立依次表述,如何写应视情况而定。 (2)赔偿费给付方式和结案日期。这项应写明上述给付的数额是一次给付还是分期给付,如一次性给付应写明给付的期限;如分期给付应写明第一次给付的数额及期限,第二次给付的数额及期限,以利于按时履行。最后写明结案日期,“本协议于××××年×月×日在×处签字生效,双方共同遵守,不得违反,就此结案。” (三)尾部 由各方当事人签字,如系单位应加盖公章,并由法定代表人签字。之下写明办案人姓名,加盖单位公章,注明制作的年月日。 二、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1.没有人员伤亡且财产损失不超过2000元; 2.双方对事故责任无争议; 3.事故车可以开动; 4.双方都有为车辆买保险; 5.事故当事人都愿意到同一地点定损。 对符合快速处理条件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必须立即撤离现场,但当对事实、成因有争议,或人员受伤且非轻微伤、车辆无号牌、驾驶员无证驾驶、驾驶员饮酒时,不适用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当事人不能挪车,立即报警,在现场等候交警处理。 此外,针对交通事故的处理办法,有如下几点: 1.现场勘察。 事故发生后,开启车辆危险警告灯,并在车后放置危险警告标示。保护现场,查看伤亡和损失情况,并现场拍照,照片不可局限于车辆细节,要全面可反映事故情况,利于之后的责任认定。拍照后,应及时将车辆移动到不阻碍交通的地方,双方再协商。协商一致应详细记下事故的全部细节以方便日后联系去快速理赔中心或相关保险公司进行理赔;若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及时拨打报警电话,等待警察到场处理。 2.责任认定。 对事故进行证据收集和调查,严格按照规定依法作出责任认定,必须召集双方当事人到席公布责任,并告知当事人申请重新认定的权利和法律的时效。 3.处罚违章。 责任认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填写处罚判决书,告知当事人,执行处罚。 4.赔偿调解。 收集相关资料,在收到认定书后10日内各方一致书面申请公安调解成功后,制作《调解书》,调解未成功或未向公安机关申请调解、逾期调解、对事故认定、检验、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可在法定时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三、交通事故处理流程 1、向交通管理部门进行报案。 除了适用交通事故简易程序处理的少数交通事故案件外,大多数交通事故案件的处理都依赖于公安交管部门。当一起交通事故发生以后,当事人应当尽可能及时向事故发生地的县级交管部门报案。如果交通事故的当事人都造成重伤或者昏迷的,经过的路人也有义务向交通管理部门报案。 2、交通管理部门赶赴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处理。 一般情况下,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案件只需要有一名交警人员到现场处理,而适用交通事故一般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案件,则至少要有两名交警进行处理。对于重大,特别重大的交通事故案件还需其他部门帮忙,比如医疗救护部门。交警赶赴现场后,首先要对现场进行处理,尽快恢复正常的交通秩序。同时对于适用一般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案件,还要进行现场勘查。 3、交通管理部门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交通管理部门在充分了解事故情况时,并结合收集到的各种证据,客观、公正的制作出交通事故认定书,分清事故当事人各方的事故责任。 4、交通管理部门对事故当事人进行行政处罚。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依据有关规定,对肇事责任人予以警告、罚款、吊扣、吊销驾驶证或拘留的处罚。 5、对损害赔偿进行调解。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交管部门可以在双方当事人申请的情况下,就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进行为期10天的调解。 6、受害方向人民法院起诉。 对于当事人不同意调解,或者在法定的调解期限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受害方可向法院起诉,以此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