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缓刑社区矫正可以减刑吗?
释义
    缓刑社区矫正可以减刑,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认真遵守监规、悔改或立功,可以减刑。社区矫正对象包括被判处管制、缓刑、暂予监外执行等,对于轻微罪行、未成年犯、老病残犯等应重点适用社区矫正。社区矫正对象迁居需要经社区矫正机构批准,变更执行地需按规定决定并通知相关机构。
    法律分析
    一、缓刑社区矫正可以减刑吗?
    判处缓刑的社区矫正对象是可以减刑的。《刑法》第七十八条规定,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
    社区矫正对象的范围
    1、被判处管制的;
    2、被宣告缓刑的;
    3、被暂予监外执行的。
    具体包括:
    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4、被裁定假释的;
    5、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
    在符合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对于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残犯、以及罪行较轻的初犯、过失犯等,应作为重点对象,适用上述非监禁措施,实施社区矫正。
    二、社区矫正对象迁居如何处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社区矫正对象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社区矫正机构批准,因迁居要变更执行地的,社区矫正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变更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
    第二十七条
    社区矫正对象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社区矫正机构批准。社区矫正机构对于有正当理由的,应当批准;对于因正常工作和生活需要经常性跨市、县活动的,可以根据情况,简化批准程序和方式。
    因社区矫正对象迁居等原因需要变更执行地的,社区矫正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变更决定。社区矫正机构作出变更决定后,应当通知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和变更后的社区矫正机构,并将有关法律文书抄送变更后的社区矫正机构。变更后的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将法律文书转送所在地的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
    在现实生活当中被判处有期徒刑,但是符合缓刑的适用条件,人民法院在对此定罪量刑的同时,明确的规定了适用缓刑,那么此时是需要对此进行社区矫正的,而被适用缓刑的犯罪分子,在实行社区矫正的过程当中存在着重大的立功表现,是应当对此适用减刑的措施。
    结语
    社区矫正是对被判缓刑的犯罪分子进行改造的一种措施。根据《刑法》规定,如果社区矫正对象在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有悔改或立功表现,可以减刑。社区矫正对象包括被判处管制、缓刑和暂予监外执行的人员。对于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残犯、初犯和过失犯等,应作为重点对象,实施社区矫正。此外,如果社区矫正对象需要迁居,应报经社区矫正机构批准,并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变更决定。在社区矫正过程中,对于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应适用减刑措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三条 社区矫正对象符合刑法规定的减刑条件的,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向社区矫正执行地的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并将减刑建议书抄送同级人民检察院。
    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社区矫正机构的减刑建议书后三十日内作出裁定,并将裁定书送达社区矫正机构,同时抄送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第六章 解除和终止 第五十条 被裁定撤销缓刑、假释和被决定收监执行的社区矫正对象逃跑的,由公安机关追捕,社区矫正机构、有关单位和个人予以协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戒严法:第一章 总则 第六条 戒严地区内的一切组织和个人,必须严格遵守戒严令和实施戒严令的规定,积极协助人民政府恢复正常社会秩序。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0:4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