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医疗事故是什么部门监管
释义
    发生医疗事故时由哪个部门负责要依据实际情况来判定。一般是由医院机构直接负责的,包括:由于因为医务人员操作的失误,或者如果医务人员没有出现重大失误,但是在救治过程中,没有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匹配的医治义务的。
    一、如果是三级医院延误病情有责任吗?
    因医生的过错误诊漏诊延误的疾病治疗的,由医疗机构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医疗损害责任归责原则和责任承担主体】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条
    【诊疗活动中医务人员过错的界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实际中,医院误诊漏诊是否为医疗事故,需要鉴定,因为出现医疗事故后,都需要进行专业的鉴定。
    不过,当事人可以根据一些认识来判断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如果不是,则无需做鉴定。
    1、误诊是否存在过错(过失)是医院承担法律责任的必要前提。
    2、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49条规定,不属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然而,不属医疗事故不一定不存在医疗过错,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据过错责任原则,只有因过错(过失)所导致的误诊才能产生相应的法律责任。
    3、行为人对其行为的结果应当预见到但未预见到,或者虽然预见到而轻信其不会发生,以致造成损害结果的叫过失。衡量行为人是否有过失,应以行为是否“应注意”、“能注意”而“未注意”为依据,来判断诊断行为是否规范,诊断医生是否尽责。因为医学是个很复杂的学问,不但个体差异大,而且疾病发展也复杂,难免出现意外,关键是看医生能否尽职尽责,即医疗过错主要体现在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应当防范没有防范,这是一个基本衡量原则。
    二、医疗损害责任鉴定由谁举证责任?
    1、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的情形——患者不用再承担举证责任
    (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
    (2)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3)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如果有以上三种情况之一,患者不用再承担举证责任,直接认定医疗机构存在过错。
    关于医疗产品损害责任的举证,比照产品责任的承担方式,被告承担的是无过错责任,患者只是对产品缺陷与损害的因果关系举证,不必证明过错,由医疗机构或生产者提供证据证明免责的情形。
    2、医疗损害侵权——举证责任倒置
    在一般情形下把医疗损害定位为过错责任,相应的举证责任也就发生了变化。对于医疗损害规定了举证责任倒置原则,患者只需证明与医院有医患合同关系并且在医治过程中受到损害即可,对于是否存在过错以及是否存在因果关系,都由医疗机构来举证证明,如果不能证明将承担败诉的风险。
    医疗损害的最关键证据就是鉴定结论,其实举证责任不论是医疗机构承担还是由患者承担,都需要做医疗事故或是医疗损害鉴定,鉴定结论对于案件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医疗机构可以证明免责的情形,如下:
    (1)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
    (2)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
    (3)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
    在第二项情形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也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三、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怎么进行判断
    对于责任程度的判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卫生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做出了规范,《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专家鉴定组应当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导致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
    通常认为,医疗过失的判断标准分为具体标准和抽象标准。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规定的医师注意义务是判断医疗过失的具体标准。医疗过失抽象标准即医疗水准,指经验水准或技术水准,是医疗界普遍实施的技术。在判断是否存在医疗过失及过失大小时,首先要以具体标准为依据,同时结合现行医疗水平、医疗机构的等级、医务人员是否尽到与其同等专业和级别的医务人员在同种情形下的注意义务、医疗行为是否存在时间和事项上的紧急因素等因素,综合判断。一般说来,经济、文化越发达的地区、等级越高的医疗机构、专业划分越细的专科医院,应承担越高的注意义务。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三十条医患双方选择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应当在专门场所协商,不得影响正常医疗秩序。医患双方人数较多的,应当推举代表进行协商,每方代表人数不超过5人。
    协商解决医疗纠纷应当坚持自愿、合法、平等的原则,尊重当事人的权利,尊重客观事实。医患双方应当文明、理性表达意见和要求,不得有违法行为。
    协商确定赔付金额应当以事实为依据,防止畸高或者畸低。对分歧较大或者索赔数额较高的医疗纠纷,鼓励医患双方通过人民调解的途径解决。
    医患双方经协商达成一致的,应当签署书面和解协议书。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21: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