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高利贷的危害有哪些呢? |
释义 | 1、借高利贷的危害: (1)高利贷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但利息过高,造成自己负担过重; (2)一些非法高利贷,经常出现借款人的收入增长不足以支付贷款利息的情况,如果不能及时还贷,会造成严重的家庭问题。 2、放高利贷的危害: (1)高利贷的利息约定过高,造成借款人负担过重; (2)高利贷催收含有暴力性质,破坏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 (3)高利息也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导致企业资金使用进入恶性循环。 一、不还高利贷罪犯罪吗 高利贷本身犯法,但是如果借了高利贷的话,也需要偿还本金和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四倍以内的利息,也就是说合法利息和本金受法律保护的。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有权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但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则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应当被认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民间借贷中私人放高利贷的本金受到保护,不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24%的利息同样受到法律保护,而超出36%则不受法律保护。所以虽说高利贷不受法律保护,但是不用还钱也是不现实的。 二、放高利贷是否属于犯罪行为 放高利贷不属于犯罪行为,民间借贷中的高利贷仅是利息的约定违反了法律规定,不构成犯罪。高利贷是指索取特别高额利息的贷款。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中规定:民间个人借贷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的4倍。超过上述标准的,应界定为高利借贷行为。 认定高利贷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民间借贷利息不能超过银行同期利率的4倍,超过了就是高利贷法律不予保护。 2、高利贷法定界限不能简单地以银行的贷款利率为参数,而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超过指导利率上限的,即构成高利贷。 3、实践中本着有利于生产和稳定经济秩序的原则,对具体的借贷关系进行具体分析,然后再认定其是否构成高利贷。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