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借钱不还微信投诉举报有用吗 |
释义 | 有用。 微信借钱不还的,应当尽早要求对方还钱,而不是举报。经过催告后对方仍不还钱的,应当准备好相关证据到法院起诉,如果法院判决对方还钱的,对方不执行的,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对方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判决的,构成犯罪,依法承担刑事责任。《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欠钱一般属于民事纠纷,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范围。 建议申请法院向他发出支付令,或者提起民事诉讼,不能报警,即使报警,公安机关也不予受理,经济纠纷不归公安机关管辖。 向法院寻求救济的方式有两种: 1.提起诉讼,写起诉状到法院进行立案; 2.也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的方式来维权。 实践中,对于借款型诈骗案件,如果主观方面的非法占有故意是靠推定的,行为人后续的突然还款行为可能会对抗推定的成立,很多地方将立案时间作为界限,立案之前归还款项的一律无罪,认为主观方面无非法占有故意,推定不成立,不管其归还的款项来源是否合法或者非法。笔者认为,这样操作虽然有易于实践,但有不合理的地方,还钱的行为应当列入考察主观方面是否具有非法占有故意的因素之一,而不是一票否决制,比如款项的来源,以及是否因为罪刑被发现、败露而做的补救措施等等,再结合其他证据一起分析,最后得出能否推定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故意的结论。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