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判断逃避缴纳税款罪? |
释义 | 区分逃避缴纳税款与漏税,逃避缴纳税款是故意行为,需追究刑事责任;区分逃避缴纳税款与避税,避税是合法手段减轻纳税义务,逃避缴纳税款是非法手段减少纳税义务;区分一般逃避缴纳税款行为与逃避缴纳税款犯罪,明确了逃避缴纳税款犯罪的定罪标准。 法律分析 1、要注意区分逃避缴纳税款与漏税。漏税是指纳税人(包括扣缴义务人)并非故意,没有依照税法规定缴纳或者足额缴纳税款的行为,是一种一般税务违法行为,应由税务机关责令其补缴漏缴的税款,并加收滞纳金;逃避缴纳税款则是一种故意行为,行为人目的明确。从性质上看,逃避缴纳税款性质要比漏税严重得多,逃避缴纳税款情节严重,符合规定的逃避缴纳税款罪的条件的,应当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要注意区分逃避缴纳税款与避税。所谓避税,是指采用合法手段减轻或者不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广义的逃税包括逃避缴纳税款与避税。逃避缴纳税款与避税虽然都是减少或者不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但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不同:避税是在纳税义务发生前采取各种合乎法律规定的方法,有意减轻或者免除税收负担的行为,大多数情况下是符合立法意图的,如利用经济特区的税收优惠政策在经济特区投资,有些则是钻税法不够完善的空子;逃避缴纳税款是发生纳税义务后,采用非法的手段减少或者不履行纳税义务,在任何情沉下,逃避缴纳税款都是国家法律所不允许的。对于钻法律空子的避税,只能通过不断完善税收法律的方法来防止;对于逃避缴纳税款、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加强打击、是减少逃避缴纳税款犯罪的重要手段。 3、要注意区分一般逃避缴纳税款行为与逃避缴纳税款犯罪。本条明确规定了逃避缴纳税款犯罪的定罪标准,这是区分一般逃避缴纳税款行为与逃避缴纳税款犯罪的标准,必须严格执行。 结语 要注意区分逃避缴纳税款与漏税、避税。逃避缴纳税款是一种故意行为,应追究刑事责任;漏税是一般税务违法行为,应补缴税款并加收滞纳金;避税是合法减轻或免除税收负担的行为,需通过完善税收法律来防止。明确逃避缴纳税款犯罪的定罪标准,是区分一般逃避缴纳税款行为与犯罪的重要依据,必须严格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六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 第二百零三条 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欠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欠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2015修正):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七条 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是抗税,除由税务机关追缴其拒缴的税款、滞纳金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轻微,未构成犯罪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拒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六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 第二百一十条之一 明知是伪造的发票而持有,数量较大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