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徇私枉法罪的犯罪行为 |
释义 | 司法工作人员的徇私枉法行为构成徇私枉法罪,包括追诉无罪人、包庇有罪人和作出枉法裁判等。该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从事侦查、检察、审判工作的司法工作人员。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过失不构成该罪。徇私枉法罪侵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刑罚从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开始,情节严重者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分析 主体要件 该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司法工作人员。主要是司法工作人员中从事侦查、检察、审判工作的人员。包括公安、国安、监狱、军队保卫部门、人民检察院中的侦查人员(包括铁路运输检察院、林业检察院等专门检察院的检察人员)、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非上述机关人员或者虽为上述机关中的工作人员但不负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一般不能成为该罪主体,构成该罪的必是共同犯罪。 侦查人员,即对刑事案件行使侦查权的专门机关的工作人员,如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负责侦查工作的人员。其职权是搜集证据、揭露和证实犯罪,查缉犯罪嫌疑人并实施必要的强制措施。 检察人员,主要是指检察员或负有检察职责的人员。其主要职责是对检察院直接受理和公安机关移送的刑事案件进行侦查、补充侦查、审查起诉、提起公诉和出庭支持公诉等。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对公安机关的侦查、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以及案件判决、裁定的执行和监狱、看守所、劳改等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审判人员,是指在法院行使审判权的工作人员。 主观要件 该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不构成该罪。犯罪的目的是放纵罪犯或者冤枉无罪的人,动机是徇私、徇情,其具体表现多种多样。 徇私枉法罪 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诉讼中徇私、徇情枉法的行为。该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司法工作人员,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不构成该罪。刑法规定,犯该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结语 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该罪侵犯的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作为专业的律师编辑,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到徇私枉法罪的严重性。司法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公正行使职权,维护司法公正。对于犯罪分子,要依法追究其责任,保护无辜者的权益。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法治的健康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四条 《人民检察院错案责任追究条例(试行)》第六条 《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