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 |
释义 | 具备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并不意味着当事人便可擅自解除合同或者不辞而别,解除劳动合同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还要按照法定的程序和要求履行有关手续: 除试用期内发现不符合录用条件而解除劳动合同外,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要求解除劳动合同都必须提前一个月通知对方,方可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企业提出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合同,应当征求本企业工会组织的意见;解除劳动合同,企业应当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备案;解除劳动合同时,除因被辞退或除名、开除、劳动教养以及被判刑而解除劳动合同的外,企业应当按照工人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发给本人标准工资一定比例的生活补助费; 一、公司裁员如何报备 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报告裁减人员方案以及工会或者全体职工的意见,并听取劳动行政部门的意见。 裁员,是经济性裁员的简称,是因用人单位的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指的是用人单位在法定的特定期间依法进行的集中辞退员工的行为。实施经济性裁减人员的企业,可以裁减因生产经营状况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富余人员。 企业在两种情况下可以裁减人员:一种情况是濒临破产,被人民法院宣告进入法定整顿期间;另一种情况是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达到当地政府规定的严重困难企业标准。此外,企业裁减人员,还应当严格依照法律和有关规章规定的程序进行。企业只有具备了法定条件并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裁减人员才是合法的,以裁减人员的方式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才是有效的。 二、解聘退休人员一次性经济补偿 解聘退休人员是没有一次性经济补偿的。退休人员并不属于劳动者,发生劳动纠纷的,只能适用劳务关系处理,退休人员对退休时的工资不满意的,则可以适用民事纠纷进行调解。 一、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如下: 1、制作书面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并且送达给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应当载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事实、理由及依据; 2、应当事先将解除劳动合同理由通知工会; 3、在解除或者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15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4、用人单位依照法律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劳动者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2年备查。 二、劳动合同解除条件如下: 1、劳动合同制工人在试用期内,经发现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劳动合同制工人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的; 3、按照法律规定,属于应予辞退的; 4、企业宣告破产,或者濒临破产处于法定整顿期间的; 5、劳动合同制工人被开除,除名、劳动教养以及被判刑的。 总而言之,解聘退休人员是没有一次性经济补偿的。对于劳动合同制工人在试用期内,经发现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劳动合同制工人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