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仲裁调解书是否具有强制执行力? |
释义 | 仲裁调解书和法院和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违约方可被申请强制执行。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51条,当事人应按规定期限履行调解书和裁决书。一方逾期不履行,另一方可依民事诉讼法规定向法院申请执行,法院应依法执行。 法律分析 有的,仲裁庭的调解书和人民法院的和解协议是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如果对方不执行,劳动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法律规定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条: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拓展延伸 仲裁调解书的法律效力如何确认? 确认仲裁调解书的法律效力需要考虑多个因素。首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仲裁调解书在一些司法管辖区可能具有强制执行力,而在其他地区可能需要经过法院的确认才能具备强制执行力。其次,需要考虑仲裁调解书是否符合法律的要求,例如是否满足仲裁程序的合法性、是否公正公平等。此外,仲裁调解书的法律效力还受到当事人的自愿性和合法性的限制。最后,当事人可以通过法院申请执行仲裁调解书,以确保其法律效力得到保障。因此,确认仲裁调解书的法律效力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并遵循相关法律程序。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对于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和裁决书,当事人应按规定期限履行。如果一方当事人未能履行,另一方当事人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法院应依法执行。确认仲裁调解书的法律效力需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地区的司法管辖、法律要求的合规性、当事人的自愿性和合法性等。通过法院申请执行可保障仲裁调解书的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六章 执 行 第六十四条 一方当事人申请执行裁决,另一方当事人申请撤销裁决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人民法院裁定撤销裁决的,应当裁定终结执行。撤销裁决的申请被裁定驳回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恢复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四编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 第二十三章 一般原则 第二十六章 仲裁 第二百八十一条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决,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 (一)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 (二)被申请人没有得到指定仲裁员或者进行仲裁程序的通知,或者由于其他不属于被申请人负责的原因未能陈述意见的; (三)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与仲裁规则不符的; (四)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 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六章 执 行 第六十二条 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