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在交通事故中,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是什么比例 |
释义 | 交通事故责任分配规则及保险赔偿方式。主要责任承担70%,次要责任承担30%。交强险先赔偿,不足部分根据责任承担。事故双方为机动车,按7:3分担;一方为机动车,一方为非机动车或行人,按8:2或6:4分担;双方为非机动车或行人,按7:3分担。保险赔偿顺序为交强险、商业三责险、商业车损险、商业车上人员险。 法律分析 一般主次责任是三七开,即主要责任承担70%,次要责任承担30%。 但前提是交强险赔偿部分先赔,交强险不足赔偿的,再根据事故责任承担。 交通事故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赔偿如下: 1、事故双方均为机动车的,双方在交强险额度内全额互相赔偿对方损失,不足部分,双方按7: 3的比例分担; 2、事故一方为机动车,一方为非机动车或者行人的,机动车在交强险额度内全额赔偿对方损失,不足部分,如果机动车占主要责任,主次责任按8: 2分担,如果机动车占次要责任,主次责任按6: 4分担; 3、双方均为非机动车或者行人的,所有损失按7: 3比例分担。 保险赔偿方式如下: 交强险赔偿交强险损失,商业三责险赔偿交强险赔偿不足部分损失,商业车损险赔偿对方赔偿完以后不足部分的已方车辆损失,商业车上人员险赔偿对方赔偿完以后不足部分的已方车上人员受伤损失。 拓展延伸 交通事故责任划分:主要责任与次要责任的比例及影响因素 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涉及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的比例及其影响因素。在交通事故中,主要责任通常指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而次要责任则是指在事故中承担部分责任的因素。责任比例的划分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事故调查结果来确定的,具体比例会因各种因素而有所不同。影响责任比例的因素包括交通规则的遵守程度、驾驶行为的谨慎与否、道路状况、车辆技术状况等。此外,证据的收集和呈现也对责任划分起着重要作用。综上所述,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涉及多重因素,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确定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的比例。 结语 根据以上规定,交通事故责任的划分涉及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比例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主要责任承担70%,次要责任承担30%。具体划分会受到交通规则遵守情况、驾驶行为、道路状况、车辆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证据的收集和呈现也是责任划分的重要依据。因此,在确定责任比例时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