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 取保候审期间出现违法行为,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与保释人的信任关系。如果保释人对被保释人失去信任,可能会申请撤销保释或者向法院提出追回保证金的请求。此外,如果被保释人出现新的违法行为,也会影响到保释人和法院对其的信任。在处理这种情况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1.通知保释人:如果被保释人出现新的违法行为,应当及时通知保释人,并说明具体情况。保释人有权决定是否继续保释,如果不继续保释,需要及时向法院申请撤销保释。 2.追回保证金:如果保释人对被保释人失去信任,可以向法院提出追回保证金的请求。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判断,并决定是否返还保证金。 3.重新决定取保候审措施:如果被保释人出现新的违法行为,可能会影响到原来的取保候审决定。法院可以根据新的情况重新决定取保候审措施,例如变更保释人,或者改变保释方式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五条 保释人应当保证被保释人不会违反刑事诉讼法律的规定,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被保释人违反前款规定的,保释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一百一十七条 保释人申请撤销保释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人民法院应当依照规定审查后作出裁定。 第一百一十八条 被保释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变更保释人或者保释方式: (一)不再需要保释的; (二)保释人或者保释方式不能保障被保释人出庭受审的; (三)其他需要变更保释人或者保释方式的情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