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网络安全法要求如下: 1、要求依据网络安全法,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 2、要求采取措施,监测、防御、处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网络安全风险和威胁,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 3、要求依法惩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网络空间安全和秩序。 网络安全保护的措施如下: 1、设置专门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负责人,并对该负责人和关键岗位的人员进行安全背景审查; 2、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技术培训和技能考核; 3、对重要系统和数据库进行容灾备份; 4、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综上所述,国家对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务、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务、电子政务等重要行业和领域,以及其他一旦遭到破坏、丧失功能或者数据泄露,可能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公共利益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实行重点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八条 国家网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网络安全工作和相关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电信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和其他有关机关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网络安全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网络安全保护和监督管理职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