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一)宏观调控政策出台,银行内部信贷政策调整,限制了票据贴现业务发展 调控政策趋紧,各金融机构按月控制发展规模,而且采用硬着陆,此举虽然对非贴现贷款业务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增加了贴现业务营销的难度。今天办,明天不办,利率忽高忽低,如2007年前三季度贴现利率4.896%,第四季度调控政策趋紧,利率达9.99%。2008年一季度贴现利率虽有回落,但仍高达7.92%。票据贴现利率上涨无疑增加了银行提高票据业务的动力,但却不利于稳定优质客户。在2008年银行按季控制信贷额度的情况下,票据贴现利率将呈现出季度性周期变化。 (二)票据“不真实”,使贴现业务存在很大风险 《票据法》规定,签发商业票据必须以真实合法的商品交易为基础,但现实经济活动中的票据常常会“不真实”,表现在:没有物流背景的“虚拟票据”;有经济活动,但这种经济活动的内容和规模与票据上载明的内容和规模不一致而存在“假票据”;纯粹为骗取银行资金而存在的“伪造票据”。票据市场上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部分银行片面强调风险,不敢轻易开展票据贴现业务,从而限制了票据贴现市场的发展。 (三)商业承兑汇票贴现发展缓慢 由于商业承兑汇票是以企业信誉作保证的,所以该票据的信用“度”远不如银行承兑汇票高,因此在信用意识还比较淡薄、社会信用环境还不很理想的情况下,商业承兑汇票很难被企业和银行所接受,其贴现市场发展就更慢了。 (四)企业对非票据结算方式的偏好影响了票据贴现的发展 商业票据特别是银行承兑汇票,不仅仅是一种结算工具,而且是一种理财手段,运用得好将获益匪浅。据调查,从事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化工行业的企业结算多采用银行承兑汇票,其他行业的企业则不喜欢商业票据结算方式。可见,一个地区喜好商业票据结算方式的企业越多,该地区的票据市场就越发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