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审判员在法庭上干什么 |
释义 | 审判员在法庭上的做法如下: 1、主持开庭:审判员在规定时间内主持开庭,宣布庭审开始,告知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应当遵守的法庭规则和程序; 2、确认当事人身份和权利:审判员会核对当事人身份,确认其权利,例如被告人的辩护权等; 3、审核证据:审判员会审核当事人提交的证据,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4、主持庭审程序:审判员主持庭审程序,指导当事人发言、质证、辩论等环节,确保庭审程序的公正、公平和合法; 5、制作庭审笔录:审判员负责制作庭审笔录,记录庭审过程和结果; 6、宣布判决:审判员在庭审结束后宣布判决结果,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和期限。 审判员的申请条件: 1、具备法律专业学位或者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如法律硕士、法律本科等; 2、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能够认真履行审判职责,公正、廉洁执行法律; 3、具备一定的司法实践经验和法律理论素养,对法律法规有较为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4、通过司法考试和相关的面试、考察等环节,被法院录用为审判员; 5、年龄一般在35岁以下,身体和心理健康,能够胜任审判工作的职业要求。 综上所述,审判员在法庭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的主要职责是确保庭审程序的公正、公平和合法,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三条 人民法院的任务是审判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并且通过审判活动,惩办一切犯罪分子,解决民事纠纷,以保卫无产阶级专政制度,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和社会秩序,保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的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第十九条 基层人民法院由院长一人,副院长和审判员若干人组成。 第二十四条 中级人民法院由院长一人,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若干人组成。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