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犯罪预备的含义是什么?
释义
    一、犯罪预备,是指为了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形态。
    二、构成犯罪预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犯罪分子主观上具有某种犯罪的目的;
    犯罪分子为实施某种犯罪而进行了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犯罪预备行为;
    犯罪预备行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被阻止在犯罪预备阶段的某一点上。
    犯罪预备行为虽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体,但已经使犯罪客体面临即将实现的现实危险,因而同样具有社会危害性。
    因此,犯罪预备行为同样具有可罚性。预备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预备犯罪与犯罪预备的区别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形态。
    预备犯罪是指行为人仅在预备阶段就停止犯罪。
    二者处罚不同: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的主要界限在于:行为人是否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什么是犯罪预备行为
    根据我国刑法第条第款规定,犯罪预备行为,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或者制造条件的行为。根据这一规定,犯罪预备行为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为实施犯罪准备犯罪工具的行为。二、其他为实施犯罪制造条件的行为。
    什么叫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一般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在此之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加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共同犯罪人除主犯、从犯、胁从犯之外,还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教唆犯。
    什么叫财产犯罪
    侵犯财产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攫取公私财物或者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行为。包括:抢劫罪;盗窃罪;抢夺罪;诈骗罪;聚众哄抢公私财物罪;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挪用公款罪;挪用特定款物罪;敲诈勒索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破坏生产经营罪等。
    什么叫犯罪未遂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该内容由 徐一华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2 4:2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