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律师会见期间,律师如何评估证据可信度? |
释义 | 法律分析:在律师会见期间,律师需要评估客户提供的证据可信度,以此为依据来决定案件的底线和其他法律策略。律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估证据可信度: 1.证据来源:律师需要了解证据的来源,包括证人、文件、物品等,以及这些证据是如何获得的。 2.证据完整性:律师需要考虑证据的完整性,即证据是否被篡改或缺失。 3.证据真实性:律师需要评估证据的真实性,即证据是否准确反映了事件的真实情况。 4.证据可信度:律师需要评估证据的可信度,即证据是否能够被法庭接受和认可。 法律依据: 1.《律师法》第十二条:“律师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应当遵循法律、法规,并根据事实、证据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意见、代理诉讼、仲裁等服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提供证据。”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公诉机关和被告人对指控和辩护所依据的事实、证据,应当在庭前当庭交换,并提供适当的证明。” 总体而言,律师在会见期间,需要认真评估证据的可信度,以此为依据来制定法律策略和底线。同时,律师还应该遵循法律法规,为当事人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