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院发出立案通知,当事人是否收到? |
释义 | 法院立案后,当事人不会收到短信通知,而是会通过电话要求当事人去法院领取法律文书。开庭审理的时间取决于案件类型,简易程序一般三个月审结,普通程序六个月审结。判决书通常在开庭后的十天内发送,但一般不会当庭宣判。刑事案件审理一般在受理后二个月内宣判,最长不超过三个月。立案由公安机关处理,法院受理民事诉讼后会通知被告并寄送法律文书。 法律分析 一、当事人会收到法院立案短信通知吗? 当事人不会收到法院立案短信通知,院立案后会先打电话要求当事人去法院领取。如当事人不领取的,法院会采取当面送达、邮寄送达、留置送达、公告送达等方式送达。如果法院传票不能亲自送到被告手里,采取上诉任何一种方式都是可以的。 二、法院第一次开庭审理跟判决要多久 第一审民事案件,简易程序三个月审结,普通程序六个月审结 (一)简易程序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二)普通程序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三)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一般不会当庭判决,估计在开庭10天内会下判决书。《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第一百六十三条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案件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裁定转为普通程序。 第一百四十九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立案的机关一般都是公安机关,法院只会存在受理民事诉讼的情形,此时由于案件是由原告提起的,故而法院一旦受理案件,就会通知另一方当事人,但是并不是采取短信的方式,而是会寄送法律文书。此后该被告需要准备辩护事宜。 结语 法院立案后,当事人不会收到法院立案短信通知,而是会通过电话通知当事人前往法院领取相关文件。如果当事人未领取,法院会采取其他方式进行送达,如当面送达、邮寄送达、留置送达、公告送达等。至于法院第一次开庭审理和判决的时间,简易程序一般为三个月,普通程序为六个月。判决书一般会在开庭后的十天内发送,但一般不会当庭宣判。对于刑事案件,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根据具体情况,审理期限可能会有所延长。法院受理民事诉讼后,会通知另一方当事人,并寄送相关法律文书,被告需要准备辩护事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 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2014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的政府采购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采购限额标准依照本法规定的权限制定。 本法所称采购,是指以合同方式有偿取得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包括购买、租赁、委托、雇用等。 本法所称货物,是指各种形态和种类的物品,包括原材料、燃料、设备、产品等。 本法所称工程,是指建设工程,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新建、改建、扩建、装修、拆除、修缮等。 本法所称服务,是指除货物和工程以外的其他政府采购对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二章 受案范围 第十三条 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 (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