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虐待罪的规定是什么?
释义
    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的量刑标准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单位触犯该罪的将被处罚金,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将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被监护、看护的人受虐待,情节恶劣者将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将按较重的罪行定罪处罚。
    法律分析
    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量刑标准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是单位触犯该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刑法》第二百六十条之一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第一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拓展延伸
    未成年人虐待罪的定义及法律责任
    未成年人虐待罪的定义及法律责任是指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虐待行为所做出的明确规定和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该法律,虐待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身体虐待、心理虐待、性虐待以及忽视未成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等。对于犯有虐待罪的行为,法律规定了严厉的法律责任,包括刑事处罚和民事赔偿。刑事处罚可能包括拘留、有期徒刑等,而民事赔偿则涉及对受害未成年人的经济赔偿和精神抚慰等。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目的是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安全,同时惩处虐待行为的犯罪分子,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结语
    未成年人虐待罪是一项严重的犯罪行为,对于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的行为,法律明确规定了刑事处罚和民事赔偿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犯罪分子可能面临拘役或有期徒刑等刑罚,并需承担经济赔偿和精神抚慰等民事责任。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目标是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确保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安全,同时惩处虐待行为的犯罪分子,以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四十二条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聚众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其他参与者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五十条 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四十九条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7: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