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劳务合同不给员工违法吗
释义
    劳动合同不给劳动者一份,违法。用人单位未交付劳动合同文本,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改正,但无行政处罚。若造成劳动者损害,用人单位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劳动者可通过收集证据固定事实劳动关系,并与公司主管沟通要求提供劳动合同。如公司严重违反合同条款,可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并要求整改。
    法律分析
    劳动合同不给劳动者一份,违法。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所以说,公司没有把劳动合同交给员工一份,是违法的。
    用人单位不给劳动者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
    (一)行政法律责任:
    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责令改正的目的是纠正违法状态,其属于行政命令,而非行政处罚。由于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行为不属于情节严重的违法行为,所以劳动合同法没有设定对这类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
    (二)民事性质的法律责任:
    如果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并且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则用人单位应当对该劳动者承担民事性质的赔偿责任。
    劳动者的救济途径:
    第一步,在工作中应该收集证据,固定事实劳动关系。
    比如:社保缴费清单、单位购买意外保险的凭证、工资发放转账明细、工资条等证据、工作证、出入证、押金条、收款收据、调岗通知、入职表、职工花名册、培训签字等证据。
    第二步,与公司主管沟通,要求按照《劳动合同法》要求,提供劳动合同。如果不愿意提供,必须询问原因,保留相关证据。
    第三步,如果公司涉及严重违反劳动合同条款,首先找到劳动行政部门,说明情况提供相应的证据,要求劳动行政管理部门介入,责令企业整改。
    结语
    劳动合同不给劳动者一份,违法。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文本应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公司未交付劳动合同给员工,属于违法行为。法律责任包括行政法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劳动者可通过收集证据、与公司主管沟通并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来维护自身权益。劳动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应当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八十一条
    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5:2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