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何签订劳务合同规避缴纳社保
释义
    我们知道当职工找到新工作的时候一般都是要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但是很多时候单位却想着不给职工缴纳社保,在劳动合同上作手脚,那么这样的话应该怎么办呢?下面就由律师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一、劳动合同怎么规避社保
    和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后,单位和职工就必须按规定缴纳社保。
    根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不管用人单位和职工是否签订了书面的劳动合同,只要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的,都必须按规定缴纳社保。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社会保险是国家强制性要求购买的一种保险,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目的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享受保险待遇。我国《劳动法》《社会保险法》都明文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明显具有国家强制性的特点,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借口和理由拒绝承担该项法定义务。
    二、有效阻止规避劳动合同法律的对策措施
    保证劳动用工秩序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和目标所在,必须加大力度,扎实抓好有关工作的落实。
    (一)加大普法工作力度,提高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劳动合同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压器”,是职工合法权益的“保护神”。要按照党的十八大作出的“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把职工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摆到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送法“到企业、到厂矿、到学校”等多种方式,加大劳动法律法规的普及工作力度,着力提升社会公众的法律素养,增强广大职工的法律意识,促进企业职工依法理性维权,确保劳动关系真正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加大执法工作力度、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各级劳动执法部门要根据形势发展需要,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对劳动者权益保护和用人单位规避行为实施有力的制裁,提高企业规避行为的违法成本,确保反规避法律目标的实现。要通过确立和完善“裁审分轨、各自终局”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提高劳动争议解决的效率和成功率,保证争议解决顺畅,实现对劳动者权益的有力保护和对规避法律行为的有力打击。要针对不同的行业,细化劳动合同文本约定内容,强化合同条款设置,防止用人单位规避劳动合同法律。要注重加强对企业的兼顾管理,保证用人单位依据合同的规定为劳动者提供相关劳动条件和劳动保障,保证及时足额支付劳动工资。要采取持续强化政府监督效果的方式,对积极贯彻劳动合同的单位给予奖励,对于规避劳动合同法律的单位给予惩罚,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免受侵害。
    通过上文的解释,我们可以了解到就是对于劳动合同缴纳社保的行为是必须的,这个是国家强制性规定的,并不可以避免。
    
     该内容由 王淑贤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0:4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