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亲人犯法被拘留了怎么办 |
释义 | 亲人犯法被拘留了怎么帮助他 对于有重大犯罪嫌疑的人,公安机关可以采取拘留措施。 拘留的期限为三日,经领导批准可以延长1-4日。流窜作案的可以延长30日。 拘留后24小时内,公安机关应当把拘留的原因和地点通知其家属或者单位,没有单位的也可以通知其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如果家属没有得到通知,可以到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打听。 拘留期间,查出犯罪证据的,报检察院批准逮捕。没有查到证据或者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立即释放。 拘留期间,除办案人员和律师外,不得会见任何人。因此,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之后,其家属应该尽快委托律师,只有这样才能及时让律师会见当事人,及时了解案件的情况。 公安机关拘留犯罪人的条件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1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6、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7、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这一规定明确提出了拘留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必须是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现行犯是指正在犯罪的人,如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如果超出了从预备犯罪到犯罪后即时被发觉这段时间,就不能够称为现行犯。重大嫌疑分子是指该人有实施犯罪行为的重大嫌疑,并非犯罪的案情重大,如果其犯罪案情并不重大,但其犯罪嫌疑重大,仍属于重大嫌疑分子。 2、必须是情况紧急,来不及办理逮捕手续。所谓情况紧急,就是要具备以上法定的7种情形之一,如果不先行拘留,就会给刑事诉讼造成困难,难以保证侦查和审判的顺利进行。如果没有法定的情形,就不应当先行拘留,刑事拘留并不是逮捕前的必经步骤。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