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证明无力偿还债务 |
释义 | 借款人未按期归还借款,应承担逾期利息责任。无力偿还债务可提供银行存款、律师证明并公证。若债务人有能力却拒不偿还,可通过法院强制执行。根据《民法典》第675条和第676条规定,借款人应按约定期限归还借款,无约定或不明确的情况下,可随时归还,贷款人可要求合理期限内归还。 法律分析 要想证明无力偿还债务,可以出示银行存款、写一份无力偿还债务的律师证明,并且做公证。 债务应当清偿。暂时无力偿还的,经债权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有能力偿还拒不偿还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强制偿还。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借款人返还借款的期限】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第六百七十六条【借款人逾期返还借款的责任】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拓展延伸 债务无法偿还时的法律救济措施 当债务无法偿还时,债务人可以寻求法律救济措施来应对困境。一种常见的救济措施是申请个人破产,通过法院程序解决债务问题。此外,债务人还可以与债权人协商债务重组计划,以减轻负担并延长偿还期限。在一些情况下,债务人可以申请债务豁免,根据法律规定免除部分或全部债务。此外,法律还规定了债务人的财产保护措施,以确保其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最重要的是,债务人应咨询专业律师,了解适用于自己情况的具体法律救济措施。 结语 在处理无力偿还债务时,债务人可以采取多种法律救济措施。例如,通过出示银行存款、律师证明和公证来证明无力偿还债务。债务应当尽快清偿,暂时无力偿还的情况下,可以与债权人协商分期偿还,或者经人民法院裁决强制偿还。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借款人应按约定期限返还借款,若无约定或不明确,借款人可随时返还,贷款人可催告合理期限内返还。逾期未还的,应按约定或国家规定支付逾期利息。此外,债务人还可寻求个人破产、债务重组或债务豁免等法律救济措施,确保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保障。对于具体情况,请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更详细的建议。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载明的借款金额,一般认定为本金。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实际出借的金额认定为本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条借款人可以提前偿还借款,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人提前偿还借款并主张按照实际借款期限计算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七条借贷双方对前期借款本息结算后将利息计入后期借款本金并重新出具债权凭证,如果前期利率没有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重新出具的债权凭证载明的金额可认定为后期借款本金。超过部分的利息,不应认定为后期借款本金。 按前款计算,借款人在借款期间届满后应当支付的本息之和,超过以最初借款本金与以最初借款本金为基数、以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计算的整个借款期间的利息之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