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开发商恶意违约责任应该如何承担? |
释义 | 开发商恶意违约需承担责任,根据《民法典》第148、149和578条,欺诈行为导致违背真实意思的民事法律行为可被撤销,一方明确表示或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对方可要求承担违约责任。 法律分析 开发商承担恶意违约责任的方式是:开发商在销售过程中,对开发规划范围内的房屋及相关设施所作的说明和允诺,并对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订立以及房屋价格的确定有重大影响的,应视为要约(是指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那么后期不论什么原因出现变更,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开发商恶意违约责任如何承担的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五百七十八条 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拓展延伸 开发商恶意违约:维权途径与法律救济 开发商恶意违约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对于受害者而言,维权途径和法律救济是重要的手段。首先,受害者可以通过与开发商进行协商和调解来解决争议。如果协商失败,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向相关部门或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受害者可以提供证据证明开发商的恶意违约行为,并要求开发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法律救济可以包括要求开发商赔偿经济损失、解除合同、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等。此外,受害者还可以寻求舆论曝光、向相关监管机构投诉等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维权途径和法律救济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以确保受害者能够获得公正的赔偿和正义的维护。 结语 开发商恶意违约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对于受害者而言,维权途径和法律救济是重要的手段。受害者可以通过协商、调解解决争议,如无法达成一致,可寻求法律援助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受害者应提供证据证明开发商的恶意违约行为,并要求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法律救济可包括赔偿经济损失、解除合同等。同时,舆论曝光和向监管机构投诉也是维护权益的途径。选择合适的维权途径和法律救济对受害者来说至关重要,以确保公正赔偿和正义维护。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 因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后,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经核验确属不合格,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 商品房买卖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计算方法,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可以参照以下标准确定: 逾期付款的,按照未付购房款总额,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算。 逾期交付使用房屋的,按照逾期交付使用房屋期间有关主管部门公布或者有资格的房地产评估机构评定的同地段同类房屋租金标准确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 当事人以约定的违约金过高为由请求减少的,应当以违约金超过造成的损失30%为标准适当减少;当事人以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为由请求增加的,应当以违约造成的损失确定违约金数额。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