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公司在诉讼期间恶意注销
释义
    公司在符合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注销公司的,公司注销后,法人资格就会消失,公司就会终结,而有些公司通过注销恶意逃避债务,那么遇到公司恶意注销要怎么办?下面来看看广东知明律师针对相关内容的详细介绍。
    遇到公司恶意注销要怎么办?
    在不同的阶段可采取不同的举措来维护自身利益:
    1.在诉讼前,公司恶意注销,权利人可以公司股东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权利;
    2.在执行阶段,公司股东恶意注销公司,债权人可以要求法院执行机构直接变更被执行人,揭开公司的面纱,追究股东的责任,由股东承担清偿责任。
    3.公司股东有能力执行且拒不执行的可申请法院联合其他部门将其列入“黑名单”,限制股东各方面出行和高消费,对股东以后开办新公司也将会产生影响。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倘若不知道股东注销公司是否为恶意的,可以申请法院责令该公司聘请会计师对公司财务进行审计。
    公司恶意注销如何追究股东的责任?
    根据公司法184条的规定,股东清算告知债权人申报债权,应当进行通知义务,未经通知即公告的话术语表一种恶意逃避债务的常见手段,主观上存在明显的故意,此时便是恶意注销。另外,公司注销时,一般要求股东签署一份承诺书,承诺在公司注销时无债权债务关系,如今后发现债权债务,由公司按出资比例承担。由于任何人均可以承诺承担他人的债务,法律不限制清算义务人主动自愿承担公司的债务。因此,只要股东承诺公司的清偿债务连带责任,依照该承诺,法院可以判令其直接向公司债权人承担清偿责任。
    还有,股东如果滥用公司有限责任地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依然可以寻找相关证据追究股东承担连带责任,公司法人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是现代公司制度的两大基石,这两大基石鼓励了投资激活了市场,但是同时也成为了一些人牟利的手段,通过公司这块面纱进行敛财。但法律是追求公平正义的,因此法律规定公司不得滥用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可以说中国的公司绝大部分都在滥用股东的有限责任,他们利用关联公司、母子公司转移公司财产、逃避债务,一旦其中一家公司涉诉,就把公司财产转移,当债权人一旦遭遇这种情况,要大胆的揭开公司面纱,利用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追加股东为被告承担连带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4: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