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评估被害人的精神损失? |
释义 | 法律分析: 在我国刑法中,精神损失是指因受害人遭受犯罪行为而引起的心理痛苦、恐惧、抑郁等不良后果。虽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精神损失的赔偿标准,但是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和判例,精神损失的赔偿应当符合以下几个原则: 1. 实际损失原则:被害人的精神损失应当是实际存在的,必须是可以证明的。 2. 合理性原则:被害人的精神损失应当是合理的,不能超出正常的程度。 3. 适当性原则:被害人的精神损失赔偿应当与其遭受的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后果等相适应。 4. 平等义务原则:精神损失的赔偿应当由犯罪人或其侵权行为所在单位承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条、第七十六条、第八十一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财产案件精神损害赔偿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第五条、第八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