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乡镇土地纠纷找哪个部门解决 |
释义 | 土地纠纷解决办法:乡级或县级政府处理争议,不成再诉诸法院;人民法院受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包括合同、侵权、流转、征收补偿、继承等;纠纷原因有界线不清、面积不符、手续不完备、政策变动等;解决主要依靠协调,少部分需仲裁或法律途径;人民法院受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 法律分析 土地纠纷可以找以下部门: 1、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2、人民法院,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一、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的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的民事纠纷如下: 1、承包合同纠纷; 2、承包经营权侵权纠纷; 3、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 4、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 5、承包经营权继承纠纷。 二、产生土地纠纷的主要原因如下: 1、相邻单位或个人之间权属界线不清; 2、实地面积与批准面积不一致; 3、用地手续不完备; 4、有关补偿、安置等措施未落实; 5、国家政策体制变动; 6、土地租赁、借用或重复征用、划拨等引起土地权属紊乱; 7、农田基本建设造成的土地原有状况的改变和地界变更而又无原始记载,以及其他历史原因遗留问题等。 综上所述,土地纠纷的解决办法主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大多数纠纷主要依靠基层通过协调的方式解决,依靠政府,少部分需要通过申请仲裁等法律途径进行解决,如果的确情节较为严重,需要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如果情节较轻,主要依靠协商;人民法院依法受理的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的民事纠纷。 拓展延伸 土地纠纷解决的程序和流程 土地纠纷解决的程序和流程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当发生土地纠纷时,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寻求第三方调解,如村委会或居民委员会等。如果调解仍无法解决,当事人可以向相关行政部门或法院提起申诉或诉讼。在申诉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需要提供相关证据和材料。法院将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进行审理,并做出裁决或判决。当事人可以根据裁决或判决执行,或者在一定期限内上诉。土地纠纷解决的具体程序和流程可能会因地区和案件性质而有所不同,当事人应当咨询专业律师或相关部门以获取准确的指导和建议。 结语 土地纠纷的解决办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由人民政府处理;二是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土地纠纷主要原因包括权属界线不清、用地手续不完备等。解决土地纠纷需要遵循法律法规,尊重事实,维护公正,同时也应注重与当事人的沟通和协商,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 法律依据 《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