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政法规可以设定的行政处罚种类包括 |
释义 | 行政法规可以设定的行政处罚种类包括: 1、警告。它是国家对行政违法行为人的谴责和告诫,是国家对行为人违法行为所做的正式否定评价; 2、罚款。它是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行为人强制收取一定数量的金钱,剥夺一定财产权利的制裁方法; 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是行政机关将行政违法行为人占有的通过违法途径和方法取得的财产收归国有的制裁方法; 4、责令停产停业。是行政机关强制命令行政违法行为人暂时或永久的停止生产经营和其他业务活动的制裁方法; 5、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是行政机关暂时或永久的撤销行政违法行为人拥有的国家准许其享有某些权利或从事某些活动资格的文件,使其丧失权利和活动资格的制裁方法; 6、行政拘留。它是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短期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制裁方法;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行政法规有: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2、《国务院关于鼓励华侨和香港澳门同胞投资的规定》; 3、《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办法》; 4、《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办法》; 5、《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办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渔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条例》。 综上所述,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人身权未经法律规定的和程序,不受侵犯。所以只有违反了法律规定,同时经过法律明确规定的程序,公民的人身权利才受到限制。所以行政法规不能对公民的人身权利作出限制性规定或者惩罚性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九条 行政处罚的种类: (一)警告、通报批评; (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 (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 (五)行政拘留;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